2023年强基计划探索重磅改革:多校提前笔试选拔学科“偏才”-速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峰 北京报道
作为高考提前批的“提前批”,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已经启动,并将在4月底截止报名。
对广大考生来说,强基计划在高考提前批之前录取,是进入39所985名校一次额外的绝好机会。
(资料图)
不过,强基计划的定位和招生对象格外鲜明,考生们必须成绩优秀且立志于基础学科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今年是强基计划招生的第4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39所高校招生简章发现,录取和培养规则又有重大变化:一些高校新增了招生专业,给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多高校将校考提前至高考之前,依据校考成绩而非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这给了学科有专长但不善于高考的“偏才”更多机会;有的学校加强入学后的考核,退出强基计划将失去保研资格,这让学生更沉心于基础学科,保障成才。
再次增加工科专业
2020年,强基计划启动首次招生。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同时,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上述专业也是39所高校主要的招生专业,一些高校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优势特色专业。
清华大学的招生专业是39所高校中最多的,共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等11个专业。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则招收10个专业。招收专业较少的比如东北大学只有自动化专业,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自动化强基计划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去年招生的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动物科学(生物育种)调整为生物育种科学这一个专业。
从2022年开始,在文、理、医基础学科之外,强基计划新增了一些工科专业,比如西北工业大学增加航空航天类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增加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厦门大学增加化学测量学与技术专业。
今年,部分高校继续新增专业,且同样主要为工科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增加生物工程专业,兰州大学增加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增加化学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一口气增加了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天机械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材料类)3个专业。
“一般来讲,工科并不属于基础学科,为什么强基计划要纳入几个工科专业?这里面有深层次的背景,也就是我国当前对工程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是要解决基础性创新,即‘卡脖子’问题。”东北大学一位招生办老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前两年强基计划招生的逻辑是本科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研究生阶段学习与此相关的工科学科,比如量子科技、高新材料、高端芯片、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智能科技等,即先打理论基础,再结合应用领域。
“现在,培养扩宽了思路,本科阶段的理论学习就要结合实际的场景和问题。”上述招生办老师说。
根据校考成绩确定是否入围
强基计划今年继续面向两类考生招生。
第一类考生,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考生,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这主要是破格录取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赛中获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学生。
不过,今年强基计划的选拔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多高校的校考分量增加了。
根据浙江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高考后出分前,第一类考生参加该校组织的笔试,将根据笔试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面试考生名单并公布入围标准,未入围面试考生不参与后续环节及综合成绩排序。
这是一项重大改革,2022年时是在高考出分后,依据高考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依据校考笔试成绩而不是高考成绩确定入围,是2022年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率先开展的探索,因此也被称为“复交南”模式。
今年,这项改革扩展到包括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内的“华东五校”,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改革阵容大大扩围。
“校考笔试的难度一般大于高考,所以这是为了选拔学科有专长的考生。”复旦大学招生办一位老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校考笔试一般只考两门。比如,报考浙江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校考笔试科目为数学和物理;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任意专业,校考笔试科目都是数学和物理。
“这给了那些有学科专长,但高考总体成绩可能不突出的‘偏才’更多机会。”上述老师说。
以往,强基计划招收“偏才”主要面向第二类考生,即竞赛生。考生只要获得五大竞赛中任一学科的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且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就可被破格录取。
但一位高校招生办老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竞赛生过于集中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高校每年录取强基计划近千人,但其他高校的招生计划只有约两百人,破格录取的考生每个省可能只有一两人。
加强校考的选拔力度,对于改变“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招生体制有启发意义。这项试点也较为稳妥。首先,各高校普遍以招生计划的6倍确定入围范围,避免遗漏人才。其次,校考笔试只是进入强基计划的“门槛”,考生能否被录取,还是按照“高考成绩占85%+校考复试成绩占15%”进行排名。
比如,复旦大学的校考笔试初试形式为客观题机考,进入复试后,除了报考数学、物理学的第一类考生再进行一轮笔试外,其他考生直接进行面试。最终计入总分的是复试成绩。
即便那些不根据校考笔试作为入围标准的高校,也有很多加重了校考考核的分量。
比如,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今年都设置了校考成绩合格线。
甚至破格考生也不再逢报考必录取,比如复旦大学新增规定,第二类考生报名后,学校将对其学科特长及综合表现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可获得破格入围资格,审核不通过者将被转为第一类考生进行校测考核。
强基计划加强考核,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报考逐渐抢手,高校不愁生源。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考试院高级教师杨青云曾撰文介绍,2020年有32所高校计划在浙江省招生,其中有4所高校招生录取数量为0;2021年36所高校在浙江省进行招生,只有1所大学没有招到学生;2022年有35所高校在浙江省招生,均全部或部分完成了招生计划。
“招生第一年,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所有高校都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所以考生不要再把强基计划作为‘低分读名校’的‘捷径’,而是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志向是否与强基计划相符。”上述高校招生办老师说。
这位老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招生咨询过程中,考生们最关心的是往年的入围分数线。但由于各省计划数很少,而且按1:5或1:6的比例入围,每年的分数线差异很大,其实没有参考价值,甚至会误导考生,因此,高校大多不统计和公布入围分数线。
退出不再有保研资格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要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因此要耐得住基础学科的“冷板凳”。
前几年,不排除有学生借助强基计划“低分读名校”,录取后再转到其他热门专业。今年,转专业的要求更加严格。
比如,西安交通大学规定,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本专业普通班就读。退出学生不得再转专业。而去年招生简章的规定是,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
强基计划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达到相关标准后可以保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第一届强基计划学生的保研工作将在下半年进行。
实践倒逼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上述高校招生办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强基计划的保研指标是在高校全部保研指标之内,而不是额外的指标,这导致当有学生退出强基计划后,出现了保研指标应该留给他还是给新补入强基计划的学生的问题。
今年,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都在2023年招生简章中规定,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不再有保研资格。
动态退出机制也越来越完善。东南大学此前规定,本科一年级结束后,对于学业考核未达到强基计划培养要求的,退出强基计划;2023年招生简章规定,每学年对强基生进行一次阶段性学业考核,并实施动态进出机制。
“据我了解,各高校倾向于每年考核一次,但前两届并未严格执行,有的高校今年将首次进行考核。动态退出也没有硬性指标,如果认为所有学生都很优秀,就不会有人退出。”上述高校招生办老师说。
对强基计划学生的培养机制也在日趋完善。清华大学行健书院一名本科生黄蓓(化名)告诉记者,“行健书院强调深厚基础和精深学习,总学分要求不太多。比如,如果只拿理论与应用力学的单学位,只需要147个学分,可能比非强基计划的毕业要求还低。”
行健书院还鼓励学生自习,有的课程在学期初就设置了自学成果测评,如果通过了严格的考核,就可以直接获得期末的成绩认定。
“但是一些基础课程很难,比如数学分析这门课,学生们在课后花的时间是上课时间的好几倍。”黄蓓说。
对于未来的规划,黄蓓说,自己对物理学很有兴趣,今后打算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继续攻读研究生。“不管是从事科研还是就业,不管是服务国家战略还是个人发展,我觉得都是很好的出路。”她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