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21人丨对话瑞浦兰钧曹辉:我们是最早做动储结合的,产品力就是企业最大的能力
编者按:作为能源革命中的“关键一环”,储能来势汹汹。面对浪潮,商界人士如何看待“蓝海”里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资本狂热,投资者如何理解行业所处周期?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技术专家将如何攻克产业化瓶颈走出实验室?21世纪经济报道策划“储能21人”栏目,我们将直抵行业前沿,聚焦产业中那些具体的人,记录来自一线的声音。
本期,21记者对话瑞浦兰钧董事长兼总裁曹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深圳报道
【资料图】
五年以前,曹辉完成了身份转变,卸任上海航天电源总工程师,走进青山集团旗下的瑞浦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浦能源”)出任董事长兼总裁。2022年4月,瑞浦能源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更名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浦兰钧”)。去年年底,这名“锂电新贵”裹挟着市场送上的褒奖与质疑,踏上了资本市场之路。
作为一名锂电“老兵”,总工出身的曹辉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享了公司早期确立“动储结合”的策略后,如何凭借“产品力”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在难得的市场机遇里,瑞浦兰钧如何用不到五年的时间,跻身成为锂电沙场上的佼佼者。而曹辉又将带领公司在何时何地迈出他的下一步。
直率和务实是这名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与生俱来的特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曹辉表示,“我们不会建大量没有需求的产能。”“大容量电芯技术上还是有差异的,不是大家想象的都同质化,肯定不是。”“碳酸锂价格周期性波动,确实是比较烦恼的事情。”
瑞浦兰钧董事长兼总裁曹辉 受访者供图
“动储结合”的受益者
曹辉本人并不完全认可瑞浦兰钧是“锂电新贵”的说法,“企业是新的,但我们团队是富有经验的。在前单位上海航天电源时我们对电池研究就有了大量的沉淀和积累,任何事情都是厚积薄发的。”他表示。
在过去的几年,瑞浦兰钧之所以发展迅速,曹辉认为这得益于公司抓住了市场需求,“我们还是要感谢时代赋予的机会,过去几年是产业、市场逐步开放、逐步成形的过程,瑞浦兰钧抓住了这个机会。”
曹辉进一步解释,“我们是行业里最早做动储结合的,极大地提升了产能利用率并降低了成本。”
在去年年底的一场公开会议上,曹辉表示,今年瑞浦兰钧动力电池出货量比去年大概增加了300%至400%;储能出货量比去年增加了约500%至600%。
在第三方行业排名中,瑞浦兰钧2022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而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却还在能否跻身前十名单中徘徊。单从这一点来看,瑞浦兰钧在储能领域的步调似乎领先于动力。
曹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严格意义上,瑞浦兰钧早期在动力、储能领域的市场推广策略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我们对市场的理解不一样,导致我们在动力领域里的起步略微慢了一点。”
曹辉表示,公司早期比较强的能力是产品力,我们的性能还是不错的。储能领域相对来讲客户是比较分散,市场没有那么大。瑞浦兰钧起步阶段不是所有的能力都放在这儿,但是因为在商务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能比较方便地打开了进军储能市场的大门。
而他也坦言,动力领域除了性价比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门道”。“有些商业上的能力早期我们并没有具备,公司现在定的是未来三年、五年再去深入。这也是当前公司在储能领域发展得比动力领域快,动力领域目前相对偏弱的原因。”
动储结合的策略不只是早期在储能领域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今年,也帮助瑞浦兰钧继续成长。“我们储能业务今年一季度做得更好,很多客户用了觉得很好,我们价格不贵就持续使用了。按照最近的报表来看,瑞浦兰钧的储能利用率相比较而言还是要高一些。”曹辉透露。
不会大量建设没有需求的产能
“电池做到今天这个地步,一方面是性能要稳定、优秀,另一方面是成本一定要低。这个产业太大了,竞争非常激烈,规模是必备的要素。”曹辉如此看待市场竞争。
对于产能,激进扩张并非是瑞浦兰钧的看法。曹辉告诉21记者,瑞浦兰钧的产能布局和同行中有些企业不太一样。“有些企业为了扩产而扩产,而我们一方面要完成合理的布局,另一方面扩产的前提条件是产线要达到一定条件——当产线利用率低于75%时,我们没有理由建新产线。”
此外,曹辉还强调,“扩产的过程中要同步控制风险,产线空置率高,规模效应不但没有,反而大幅度降低。这就变成了投资的浪费,同时对自己企业的经营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产线扩张的速度是跟市场匹配走的,我们不会大量地建设没有需求的产能。”曹辉透露,现在的产能还不是特别高,后期很快会有新的产能上马。另外,华东、华南、西南三个基地的产能也有布局。
对于未来市场拓展,曹辉介绍,瑞浦兰钧有大量的海外客户,我们直接、间接出口量占整个公司60%以上。“海外我们必须得去,这是全球化的重要一环,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前的光伏一样,80%到90%的产能都留在中国国内,这不太现实。不过,我们走出去也要考虑诸多风险,包括美国、欧洲碳补贴都对我们有冲击。我们第一步大概率会考虑东南亚,第二步会考虑欧洲。”
针对碳酸锂价格波动性,曹辉说,“这是比较头疼的事情,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解决的问题。碳酸锂市场上人为操纵的因素过于激烈,所以我们也开始自己做碳酸锂。我们企业在上下游有一定的优势,到明年一季度就可以实现50%的碳酸锂自给,不再受价格暴涨暴跌过大的影响。”
储能电芯的优质技术绝对不会同质化
当被问及“储能电芯生产制造同质化表现突出”的问题时,曹辉当即打断并否认了记者提问。
“280Ah、50Ah电芯产品同质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但瑞浦兰钧的新技术是320Ah,很少有竞争对手可以跟上。我们尽一切的努力用技术创新做到别人达不到的新产品,这至少能领先一两个身位。”曹辉指出。
瑞浦兰钧的“问顶”技术,能将280Ah储能电芯升级到320Ah储能电芯。据悉,该产品即将面世,即在同样尺寸下可以做到体积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曹辉指出,不同的厂家280Ah电芯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有的厂家280Ah可以升到306Ah,有的可以升到310Ah,有的可以做到320Ah、340Ah,技术上还是有差异的,“不是大家想象的都同质化,肯定不是。”
他补充道,“如果做的是备电储能、通信储能,绝对是同质化的,只要便宜就行。那种我们是不做的,做那种产品我们反而没有优势,也拉低了我们品牌的形象。”
曹辉在最后总结时谈到,我们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力”,而不是单单“研发力”或者“制造力”。“产品力”完整的构成是——产品有好的设计、用先进的设备、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和高一致性的产品。“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非常非常难。产品性能设计得越极限,说明制造越难、又要优率特别高、成本特别低,这怎么解决?这就是企业的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