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大咖分享前沿观点 激辩数字化供应链金融AB面 快看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周妙妙深圳报道

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这两个概念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226号文”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本身便包含着数字化。

而正处于4.0平台模式的智慧化初级阶段的供应链金融更需要新技术的赋能,从而努力实现“四流合一”,赋能更多中小企业。

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大数据……随着新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供应链金融也将迎来更多可能性。与此同时,各机构发力普惠金融之下,资金端竞争加剧,进一步要求供应链金融创新新模式。

数字化对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哪些新解法?供应链金融数字化风控该怎么做,有哪些新技术新策略?供应链金融如何与普惠金融紧密结合?产业图谱如何落地?

在近期举办的微众信科“信科下午茶”主题沙龙活动上,微众信科总裁耿心伟、中金云创副总裁申策、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互联网业务部总经理程炜华、海平供应链创始人李海平、联易融副总裁沈旸、亚洲保理副总裁柳方、京东科技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监冯迈等七位行业大咖就“链通你我 数字化转型下的供应链金融”这一主题展开深度讨论,分享行业前沿观点。

数字化前提是标准化 供应链金融“基建”有何新解法

2020年,被业界视为供应链金融纲领性文件的“226号文”(《中国人民银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司法部 商务部 国资委 市场监管总局 银保监会 外汇局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印发。

“226号文”不仅明确了供应链金融的定义,指明了“四化”发展方向,即场景化、生态化、线上化、数字化,还提到要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功能,推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

随着5G、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步入快车道,新技术或能为供应链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解法。

“在没有数字化之前,应收账款实际上只是在核心企业与其一级供应商之间流转,到了2015年,行业开始做多级流转的创新,实现整个链条的穿透。至今,其实没有一个更好的产品能够去迭代,供应链金融还处在一个需要往前再走一步的阶段,需要用新的技术去创设新的模式。”中金云创副总裁申策在会上呼吁。

亚洲保理副总裁柳方从商业保理的角度介绍了过去十余年商业保理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账户监管上发力解决了商业保理回款封闭的问题、ECDS电票避免间接支付、民法典实施解决了善意第三人的问题。

同时,柳方也提到了商业保理协会正在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标准的制定、外汇结算、信保合作、精细化风控、智能合约等。

“数字化的前提是标准化,包括流程标准化、概念清晰化等,不标准化是很难实现数字化的。”他谈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

在联易融副总裁沈旸看来,数字化是为了降本增效。供应链金融相当于非标金融,而非标金融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要做得有利可图,成本就要压到足够低,实现资产与资金的匹配。

“数据往往是割裂的,因此,我们不去处理最原始的数据,而是通过各个地方提供的一些模型,能够得到一个更精准的画像,用一次计算的方式来保证数据安全,再去做数据建模。”沈旸表示。

京东科技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监冯迈表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给供应链金融带来了机遇,可以用标准化的数据更多维度的评估链上的企业,通过多方模型综合额度评估解决授信的问题。

AIGC应用会为数字化风控带来什么

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火热,国内各大厂商围绕AIGC技术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而我国供应链金融在经历了1.0阶段的线下化、2.0阶段的线上化、3.0阶段的平台化后,正处于4.0平台模式的智慧化初级阶段,即数字供应链金融阶段。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阶段天然地需要AIGC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会上,与会嘉宾讨论了供应链金融数字化风控的新技术和新策略。

“供应链金融最大成本是沟通的成本,AIGC可以把沟通的成本降得很低。”沈旸表示,一方面,它可以快速撮合各方需求;另一方面,由于AIGC做伪造的成本很低,欺诈与反欺诈将愈演愈烈。

对此,他表示,对于企业,包括银行、供应链金融科技企业、核心企业等,不能完全不设防地去应用AIGC,要时时时刻关注这个领域。

大模型输出的结果是无法预测且不可调试的。微众信科总裁耿心伟表示,由于模型输出的结果解释性很差,风控要将专家决策的方式和量化驱动的模型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做供应链金融时,既要关注主体,也要关注交易;此外,要结合产业供应链平台的风控策略。

京东科技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监冯迈表示,京东科技会对该企业的上游供应商继续加入一些税务数据,增强主体信用的评估,给一个基于主体信用的盖帽额度,分散和平衡风险,京东科技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业务部也一直在探索一些前沿的技术应用。

激辩小微企业信用 普惠金融前景如何

“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去做供应链金融,用供应链金融来破解普惠金融难题,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很朴实的想法。”从银行小微企业部到做供应链金融,微众信科总裁耿心伟一直践行着做普惠金融的理念。

他表示,供应链金融最终的目标是去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同时,“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往往没有更多资产去做抵押,没有更多信用背书获得贷款,更需要供应链金融。

此外,无论是从大企业端出发,去找“链上”的小企业,还是从小企业出发,最终关联到大企业,实际上都是去解决场景获客和风险管控的一个问题。

最后,他提到了供应链金融的“四化”,其中,交易数据的数字化是基础。而要将交易的数据化做成交易的资产化,则需要将数据信用化和信用资产化。

“小微企业风险识别还是一个难点。通过供应链来管理风险、优化风险,这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上海银行正在推动泛核心企业供应链业务,服务产业链上更多中小微企业客群。”上海银行深圳分行互联网业务部总经理程炜华表示。

在会上,现场嘉宾就“小微企业是否有信用”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亚洲保理副总裁柳方表示,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存活时间较短,管理层的管理能力较弱。如果授信给小微企业,同时降低不良率的话,那么规模一定得上去。

微众信科总裁耿心伟认为,要找到小微企业中的“三好生”,即好人、好公司、好业务,基本的原理是关注“主体信用+交易信用”。同时,做好风险定价,若给小微企业的定价能覆盖成本,同时通过大量的数据模型得到违约率,未来小微业务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首先选好细分客群,再通过专家决策结合大数据风控模型解决不良率的问题,实现风险定价,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出路。”耿心伟表示。

除了小微企业本身的信用问题,核心企业的确权问题也是目前发展供应链金融遇到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做上游反向保理时,往往需要需要说服核心企业确权,才能够进入场景去服务它的供应商,在非确权业务上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京东科技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监冯迈表示。

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不够。“这需要供应链金融从业者未来做出更多的努力。”耿心伟表示。

超200家在运营平台 产业图谱或落地

平台是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基本载体,当前,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及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建立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据统计,截至2022年,在运营数字化平台已超200家,且数量仍在高速增长。

当下,各供应链金融平台几乎都在建产业图谱。产品图谱,相当于产业链的画像。

“产业图谱主要是对各个产业及各细分市场规模及发展现状、趋势等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和探索,每一个领域范畴内有一个产业图谱,用图谱清楚准确地反映出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的数据,企业从而能了解某一产业信息。”海平供应链创始人李海平介绍。

“目前,各地工信局和商务局正在积极寻找当地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我们逐步地帮助了一些地方政府搭一个产供销的平台,从前端的原材料的集采到中间的流转再到销售端都需要供应链金融。”李海平表示。

从这一趋势来看,李海平认为,未来将由国资牵头搭建供应链平台,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供应链科技、供应链金融科技、供应链平台运营多方融合起来,产业图谱可能会落地。

在描绘产业图谱上,深耕细分产业是大部分供应链金融参与方的选择。京东科技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监冯迈介绍了京东科技探索网约车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心路历程,他认为,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场景,再讨论风险点和控制手段,深入产业去挖掘目标客户。亚洲保理副总裁柳方介绍了公司深耕人力资源工资垫付这一细分领域。

联易融副总裁沈旸表示,可以用补贴的方式将产业图谱勾勒出来,一开始就通过产业图谱赚钱有点难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