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观察丨武创院成立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所,预期五年内产出超过3亿元效益-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实习生王嘉祺 武汉报道

6月5日,武创院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武创院设立的第11个专业研究所。该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程时杰领衔,聚焦储能技术,尤其是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高度重视储能技术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先后发布《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和《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技术。业内认为,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瓶颈技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众多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技术能量/功率密度高,灵活高效、响应迅速,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规模储能技术。截至2022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为8.7GW,同比增长175.81%。

然而,现有电化学储能技术成本、寿命、安全无法满足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技术的需求。例如,电池本体在比能量、功率、成本以及循环寿命等参数均有待提高;规模储能对于关键材料的资源禀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方法仍存在缺失等。因此,亟需通过原理、材料与技术创新,发展低成本、高安全与可持续的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实现储能技术的高效集成与并网,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规模应用。

“现在最主要的痛点有两个,分别是成本与安全。”武创院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蒋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电池的寿命、材料的可持续循环利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成本问题,降低成本对于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对于安全问题的研究则对于降低燃烧、爆炸等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为必要。”

针对上述痛点,研究所从材料器件、储能安全、电池管理、系统集成等四个层级开展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储能系统安全与消防、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储能系统配置与控制等四个方向的研究,加快推进储能关键技术的产业发展。例如,锂电池有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要素是有机电解液,研究所尝试在电解液中添加不易燃的成分,使电解液的易燃性降低,并加强对于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当然固态电池需要长时间的发展,现阶段的研究重点通过电解液改性等提高电池的安全系数。”蒋凯介绍。

同时,研究所也在研发钠离子电池及液态金属电池等。蒋凯告诉记者,采用钠离子电池可以降低对于锂等稀缺资源的依赖,发展基于不易燃烧无机熔盐电解质的液态金属电池能够大幅延长电池寿命。

据悉,研究团队的部分成果已经落地,如大规模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已在江西上饶得到产业化发展,锂电池关键材料的回收技术在广东佛山落地建厂。蒋凯指出,武汉未来会分批次落地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生产与回收、钠离子电池制造等技术,最后以项目公司的形式让储能技术走向工程化,建立公司平台进行孵化,最大程度推广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所将构建“四中心一平台一智库”体系,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一体化协同创新链。蒋凯对该体系的布局做出了阐释,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研发中心、储能电池系统安全与消防研发中心、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中心和储能系统配置与控制研究中心分别对应储能技术链条发展的四个要点,电化学储能分析与测试平台承担各环节的测试与分析,先进储能产业发展战略咨询智库从人才培养、方向发展、优化配置、政策制定等维度为研究所提供支撑。从硬件到软件再到顶层设计,实现全面贯通。

未来五年,研究所计划创办企业3至4家,孵化企业5至8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至3家,牵头建成国家先进储能技术创新联盟1个,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8至10名。预期吸引投资不少于5000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不少于3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