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养老”兴起: 港澳老年群体缘何青睐内地机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随着粤港澳全面合作走向纵深,“北上养老”已成为香港老年人的新选择。

近日,泰康保险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其新落成的深圳养老社区现有预定老年群体超700人,其中不乏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跨境居民,共有约50人为香港户籍拥有者。


(资料图片)

无独有偶,记者注意到,年内,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布局“北上养老”市场,欲通过“保险+”形式推出综合产品,填补香港保险老年人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寻求养老服务的市场缺口。

例如,中国太平推出“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为香港居民“北上养老”提供新选择;慧择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慧择香港与太保寿险香港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发合规保险产品与跨境服务。

多家险企布局下,市场目标聚焦至“北上养老”。为何香港老年人更青睐内地机构,这场热潮究竟缘起何处,又将走向何方?

港澳老年群体缘何青睐“北上养老”?

本地床位的供不应求是港澳老年群体选择“北上养老”的根本原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香港人口推算2022-2046》指出,香港人口预期持续高龄化。一是老龄人口快速增加,预计2046年,香港老年群体人口将由2021年的145万升至274万,占比由20.5%增至36%;二是年龄中位数上升,预计2046年,香港地区年龄中位数将由2021年的47.3岁推算上升至2046年的55.5岁。

仲量联行发布的研究报告则指出,至2050年,香港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目前,香港和内地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0%和19%,预计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34.5%与30%。

与中国内陆地区不同的是,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较小、人口密集,素有“寸土寸金”之说。其本地养老机构床位短缺,难以兼顾“物美”与“价廉”。

记者了解到,当前,香港有千逾间护老院。按营运模式可分为津助安老院、合约院舍、非牟利自负盈亏安老院及私营安老院。

其中,前三者为政府院舍,收费低廉,但排位时间长,私密度和自主性欠缺。后者为私营院舍,居住环境好,但收费高昂。

记者了解到,当前,香港护老院政府院舍收费区间在1600-2000港币,折合人民币1500-1900元,收费低廉。

但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署披露,政府院舍轮候时间普遍较长。截至2023年7月31日,申请护理安老宿位的老年人平均轮候时间为10个月,其中津助院舍及合约院舍为26个月,参与改善买位计划的私营安老院为3个月;护养院宿位轮候时间为15个月。

(图片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署)

宿位数量上,截至6月30日,香港护老院政府院舍宿位名额总数为37144位,难以覆盖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一床难求”的现状情况仍将持续。

(图片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福利署)

私营院舍的弊端则在于收费高昂。

记者了解到,当前香港各区私营护老院收费标准因地制宜,普遍在6000港币以上。其中,港岛区私营护老院收费普遍在8000-17000港币,折合人民币约7500-16000元;九龙区私营护老院收费普遍在9000-25000港币,折合人民币约8400-23000元;新界区私营护老院收费普遍在6500-13000港币,折合人民币约6000-12000元。

相较下,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与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环境相近、区位相邻,且养老院环境宽敞,护理人手充足,且收费标准远低于香港本地,能同时兼顾“物美”与“价廉”。

跨境公共服务提供便利

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养老机构性价比有多高?

自1998年起,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始推进“买位计划”,向私营院舍购买部分床位,促使私营院舍提升服务素质。

香港工联会理事长黄国指出,就政府平均成本而言,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院买位成本仅为香港相应成本的四分之一。若按每月每宿位计,2022-2023年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改善买位计划”宿位的政府平均成本为16593元;若在内地安老院买位,成本仅为4000元。

年内,黄国就曾建议政府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指定两至三间养老院买位,或可先于中山、东莞等有较多港人聚居的城市,试点推行,并打破由港资营运院舍的限制。

此前,“北上养老”最大的困境在医疗。

但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逐渐完善,内地国际医疗养老院的建立,以及跨境医疗沟通、公共服务的完善,香港老年群体心中的顾虑被一项项划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即强调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要求提高香港老年群体社会保障措施的可携性,深化养老服务合作,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养老创造便利条件。推进医养结合,建设一批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也在施政报告中强调“广东院舍住宿照顾服务计划”,以便香港老年人更容易迁居到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寻找更佳的养老选择;同时,提供专业现场护理和医疗照护服务以及多元化设施的养老公寓,强调高质量与向往式生活。

泰康保险集团管委会成员、泰康之家CEO邱建伟透露,当前,位于深圳的泰康之家·鹏园预定居民中不乏来自香港、澳门等地的跨境居民。泰康之家·鹏园累计预订居民超500户、700余人,拥有香港户籍者约50位。

“我们为北上老年群体打造针对性服务,例如,餐饮方面推出港式早茶,班车出行方面规划了社区到口岸的路线,团队方面要求熟练掌握粤语,并在社区标识标牌方面增加英文介绍等。”邱建伟表示。

险企布局“北上养老” “保险+”能否覆盖服务缺口?

如上所述,记者注意到,当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提速,已有包括泰康保险、中国太平、中国太保在内的多家头部保险公司布局“北上养老”市场,希望通过“保险+”形式推出综合产品,开发跨境服务、建设养老社区,填补香港保险客户“北上养老”服务缺口。

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或储蓄类产品,保险在构建“抵御长寿风险、积累养老财富、建设服务生态”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

作为商业保险的开发者,保险公司专业精算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卓然,同时具备长期资金管理能力与医疗健康、财富管理资源整合能力。

近年来,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保险+服务”生态圈,加快建设健康养老服务生态,已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共识。

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保险公司服务能力几何?

记者注意到,近日,泰康保险集团在深圳打造的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养老社区泰康之家·鹏园落地。该园区活力中心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在健康需求方面延续“1+N”照护模式,同时加入智慧医养,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从健康服务、安全保障、营养膳食、快乐生活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满足居民的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

此外,泰康保险在深圳亦重点布局深圳前海泰康国际医院。医院按照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总规划床位约1100张,预计2024年正式开业运营。

中国太平则在广州落地康养社区“木棉之家”。据悉,“木棉之家”中,中国太平独创5H颐养体系,囊括居所、医疗、管家、文娱、营养膳食5大方面,社区毗邻广州番禺国际康复颐养中心、祈福医院、番禺第五人民医院,欲实现一站式康养。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尹兆君指出,作为总部在大湾区的中管金融企业,中国太平立足香港、深耕大湾区,积极发挥跨境经营优势,参与和服务大湾区建设,探索推进粤港澳三地养老一体化,让香港老年群体享受到大湾区的特色康养服务。

除上述养老社区、康养医疗的综合布局外,记者注意到,年内,慧择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慧择香港与太保寿险香港已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面向香港市场联合推出“金满意足多元货币版”,旨在通过开发符合规定的保险产品和跨境服务,填补香港保险客户“北上养老”的服务缺口。

慧择控股董事长兼CEO马存军表示,慧择香港与太保寿险希望法律制度框架内探索模式创新,实现便利化、一体化的“香港承保、北上养老”的保险产品和跨境服务。

据悉,香港居民在购买“金满意足多元货币版”达到一定标准,即可拥有2个(最高优先权)+1(优先权)的太保家园入住资格,自己及伴侣,以及父母同时拥有入住资格,也是大大解决了香港人父母的养老托付,以及自身未来的养老规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