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料】《流浪地球II》电影点评,兼谈IP世界观的扩展性
今天是大年初一,先给各位球友们拜个年祝各位兔年红包多多,牛股多多
以下的内容,涉及到部分对于《流浪地球2》作品的剧透。为保证观影质量,尚未前往电影院补完该作的球友,可以先收藏点赞,后面再来补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开始点评之前,我们先形成三个共识:
首先,我们是投资者,其次才是电影爱好者。本质上我们做的投资研究,是为了相关标的再去考虑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关注受众是否愿意为后续内容付费。(毕竟春节档霸榜早就在预期之内了)
其次,投资电影类内容,比起短期对于公司的业绩,我更关注其内容IP的扩展性。即(以下内容全部为脑洞)——《流浪地球III》能不能火,《流浪地球IV》如果拍砸了,观众是否还愿意继续看《流浪地球V》;《流浪地球外传:丫丫XR世界历险记》如果游戏化能否运营10年;流浪地球经过几期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宇宙和世界观之后,是否能够像D&D一样,可以由各种第三方作者大量输出优质的内容。
最后,再考虑世界观能否支撑各种现实旋律的变化。尤其是科幻现实题材的作品,有UN有传统的几大国家,那自然会有各种现实关系在里面。当大家都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拯救地球)的时候,哪些人复杂拉跨,哪些人负责酱油,哪些人负责给主角们使绊子。这些当年在傅满洲上被用过的梗,会不会再次出现呢。
多层次的矛盾和世界观的扩展
《流浪地球II》的开篇,就在讨论地球遇到百年灾害以后,使用数字方式进行备份,使得人员永生的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各种基建工程对现有资源的使用而变得更加尖锐了。除了人员本身的问题之外,AI也加入到了人类不断挣扎的矛盾之中,进一步地提升了完成各种苦难时的宏大叙事和个人牺牲。
父爱是非常伟大的,支撑着父爱想要在虚拟世界里复活女儿丫丫的图恒宇也是同样,越来越残酷环境的世间,和量子算力支撑的毫无痛苦的虚拟世界,究竟该如何进行选择,这种价值观在地球流浪的2500年间一定会反复横跳,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扩展性,本身就是可以一直延续矛盾的两级,支撑着现实世界中的基建、虚拟世界中的美好、以及现实世界中需要的各种数字化协同。
这样的矛盾,在量子计算机的更迭中一直持续着……虽然算力在逐渐变强,但是依然无法避免人祸(AI祸),比如图恒宇遇到的车祸,当然也有可能是AI的引导伏笔…whatever。AI甚至还在底层操控一系列的事件,用人命和各种资源进行迭代。也是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足够的算力W500,能够保证着图恒宇和女儿的永生,留下了虚拟/现实世界之间进行扩展进化的接口。
这些接口本身,才能为整个世界观的扩展提供更大的支撑。
C500的算力只能支撑一个小小的人类的100多次迭代的时候,我只能感叹——人既宇宙,宇宙既人。科技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到终点。即使真的有文明对科技的上限进行篡改,人类依然还是会不断地进行科技的突破。选择科技股,就是选择时代的激流。
《命运石之门》里面也有非常关键的算力设备——IBM 5100计算机,虽然体型庞大无法成为周边的一部分,但是依然成为了推进剧情的关键meme之一。
人类最底层的情感和担当
这部电影最初的矛盾点,居然来自我和 @陈达美股投资之前在深圳参加元宇宙论坛的一次讨论,也就是元宇宙的存在价值。在这方面,其实电影并没有给出答案,或者说,在当前我们科技继续发展的当下,同样不会有答案。
自主式AI的了解,最初是在刀剑神域里,原本作为网络游戏被培养出来的自主AI,日本的网游企业培养出来以后,马上遭到美国特种兵的抢夺,希望将其AI变成无差别的杀人机器,好在主角团的能力不错,最后粉碎了狡猾美帝的阴谋。
虽然现实真的非常痛苦,然而为丫丫续命的意念,也支撑着科研人员们继续前进,开拓着新的算力。
电影中除了最关键的价值观冲突以外,描述了大量在全人类奋斗过程中的情感,有来自父母的爱哪怕要动用算力,有情侣之间的爱为了能进地下城,有长辈对后辈的关照提携,有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共处。
其中,张鹏对刘培强的返回舱地点关照和专属的手势,也成了前后辈提携中非常关键的符号。也许这样的仪式感,会和曾经海贼王里面的X一样,成为未来前后辈日常中meme的一部分吧。
同样,在科幻世界中的国际关系,也依然是国际关系的投影。比如有我国代表面对UN各种不公平的“顾全大局”,相信在那样的世界里,我国一定是建了最多的地下城,然而能够进城的比例,却没有按照我国的建设数量进行分配吧。
再看看各个国家之间的反应。出场的五常里,俄罗斯的空天军依然是主力基友,毕竟空耳似乎没有听到二毛的存在。另外除了日常参与地球宫斗的美帝以外,带英和佛兰西似乎没有太多的戏份。和1相比,明显日本的戏份有了下降(之前的苏拉威西发动机是按照汶川救援队的序列),韩国的标语在视觉部分有提升,当然导演老家济宁依然有方言+字幕的硬核插入。各种友好国家都有不同细分的buff,比如巴西、挪威等等,相反澳大利亚除了悉尼歌剧院的gg就没啥存在感了……
对于互联网的根服务器,明显就没有啥美国的戏份了,北京和东京成了两个主要的互联网节点。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互联网行业的buff吧。
内容定价权的回归
流浪地球的两部之间,隔了4年有余。在传统的内容叙事体系里,大卖的票房和剧集可能是盈利的核心,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还是IP的生命周期。电影和剧集更多的只是流量入口,核心是关注IP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够销售多少内容以及内容的衍生品。
对于《流浪地球》系列而言,I和II之间也出了很多周边。但是销量我认为是没有超出预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其出售的产品里面,缺乏足够情感的支点。比如流浪地球里面的各种工程车,虽然有亲人两行泪的meme,但是这种车子在剧情里的载体,只要的作用只是单纯的发快递,除了刘启继承他爷爷的身份最后去开车以外,没有太多的情感寄托(对比007的车)。
这类情感寄托稍微弱一点的产品,不该用积木这种需要人投入时间和感情的载体去体验,个人感觉做成类似多美卡的玩具车会更合适一些。
还有就是行星发动机,超级占地方的复杂设计,还不如做成冰箱贴,或者和某些蜘蛛类的路由器出个联名款。
总之这类没有被赋予人格和情感寄托的周边,让受众用大量的时间堆砌去拼起来,还是有点不太合适。
当然,这么比流浪地球有点吃亏,因为从整个剧情的风格来说,其中的飞船啥的都是一副灰蒙蒙的色调,从颜色上不是那么吸引人,很多时候在电影中的效果是靠灯光形成的,一旦做成周边的确不够美。所以这也是银英传和宇宙战舰大和号,还有高达里面的各种机体,以及复联里面的各种机体,都做的五颜六色的原因吧。
从今天电影的观影上说,不考虑像笨笨这样的高客单价周边,从快消的角度看,我认为像是带同声传译的TWS耳机、航空队的臂章、轻量的徽章帆布袋、1.5万年前的股骨按摩棒、甚至UEG同款发言的笔记本可能会更合适一些。显然,在II的周边上,IP方比起初代来说,更加的专业了。
只是我还是希望能够有那种,更加标志性的周边出现,比如盗梦空间的陀螺吧。
此外,还有很关键的就是未来的角色,是否会被显示世界中的真实演员绑定,如果不是最好,比如钢铁侠和蜘蛛侠,连脸都看不到,那样也许会更好一些。当然目前的演员和剧组还是非常好的高质量增长状态。
轨道电梯,让我想起了WEE里面的月面都市。小破球的世界观,真的越来越好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