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重磅发布
2023年6月28日,由赛迪科创编制的《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正式发布。该研究基于10年来独角兽企业发展内涵,立足“四个面向”,围绕影响独角兽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构建经营增长力、资本加速力、技术创新力、社会价值力、资源禀赋力五力模型,在延续2022年研究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局部优化了部分评价指标,以更科学全面地评价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形成“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榜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榜单
表1 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
二、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五大”格局
(一)区域格局: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湖北、安徽引领中部悄然崛起
地区层面,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分布不平衡态势依然突出,东部地区占88家,中部地区占10家、西部地区占1家,东北地区占1家,与上一年相比,中部地区增长最多,增加8家,东部地区则有所降低,但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省域层面,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位列前五,分别上榜25家、20家、16家、11家、10家,浙江反超江苏升至第四位。从数量变化看,湖北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成效初显,上榜企业数量增长5家,实现增幅领跑,安徽以政府投资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引模式,净增3家独角兽百强;上海上榜企业数量减少最多,达到5家,天津、四川、辽宁、江西则首次无企业入围;河南、陕西等省份仍无缘百强榜单。
(二)城市格局:三强格局基本稳固,两家以上独角兽百强城市再度扩容
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中,北京、上海、深圳入榜独角兽百强数量最多,分别为25家、20家和10家,在独角兽企业发展质量和数量方面位置稳固。相比上一年,拥有2家及以上独角兽百强城市数量进一步增加,从10个增加至13个,其中武汉净增4家成为独角兽百强增量第一城,合肥紧随其后成功迈入独角兽百强前十城市;而上海、杭州排名降幅榜前两位,分别减少5家和4家。此外,天津、成都、东莞、威海、镇江等7个城市上榜企业数量归零。
(三)行业格局:市场导向日趋明显,新能源、半导体跻身最热门赛道
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在新材料行业实现新突破,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带动上游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需求加速释放,有3家新材料行业企业首次入围独角兽百强,分别是融通高科、福建德尔、先导薄膜;同时,独角兽百强前10名中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独占5席,排名均在前六名。从数量分布看,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行业分布数量位列前三,上榜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3家、22家、14家,其中,半导体与新能源行业上榜企业数量增长最多,分别增加9家和8家,成为最热门赛道。
(四)竞争格局:年轻化、价值化、科技化态势鲜明,新一轮竞争优势加快重塑
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平均成立时间短于6年、平均估值高于26亿美元、平均专利申请数多于514件,呈年轻化、价值化、科技化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具代表性,在成立不足三年的7家独角兽百强中,新能源汽车行业占4家;在独角兽百强分布前十行业中,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估值与技术创新方面以绝对优势实现“双领跑”,平均估值超过60亿美元,专利申请数、有效专利数及发明专利有效数分别约为1410件、700件、124件。
(五)资本格局:国有资本持续渗透,投融资格局由“两极”向“多元”转变
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3)中,独角兽企业与国家及地方政府基金、知名资本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投资关联度达到93%,分别投资覆盖(含重复)了69家、65家、35家独角兽百强,初步形成“知名资本+大型互联网企业+政府投资”三方格局。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和新材料行业政府基金投资覆盖均超过50%,成为最受关注的赛道。
三、发展策略
独角兽是抢占新领域新赛道标志性窗口的先锋力量,是体现城市创新生态培育和增量经济拓展的重要名片,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更是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竞争中撑起城市能级关键性跃升的砥柱中流。为此,针对新时代推进独角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完善认定规制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地位
聚焦高质量发展要突出独角兽企业的科技创新属性,建立健全独角兽企业认定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规制体系,探索将“专精特新”能力、国产替代能力、破解“卡脖子”问题能力等纳入独角兽企业认定的核心指标。注重独角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合作,筑牢独角兽企业创新根基。
(二)全生命周期保障扶持,激发发展内生活力
发挥央行政策性低息资金支持作用,引导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升级,降低科技独角兽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深化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国家级基金合作,吸引知名社会资本、高水平科创平台构建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体系,参与独角兽企业创新链升级和区域性转移。积极建立与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境内外交易所联动机制,推动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优质独角兽企业上市,扩大融资圈层。
(三)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支持拓展全球市场
抢抓国家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战略机遇,鼓励独角兽企业基于区域产业特色、细分市场、法律规范,聚焦国内外产业链关联和互动的核心环节,以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创新为牵引,针对性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品研发、设计和服务,增强与国外中高端产业链黏性。借助全球产业竞争带来的科技、人才、金融、产业等要素流动机遇,支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硬科技独角兽融合创新要素形成领先优势,率先在国际市场实现突围。
(四)着力提升社会价值,构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驱
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已成为独角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一方面,加强独角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体系建设,如鼓励企业以技术创新支撑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以机制创新规范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选择,以绩效评价创新优化社会责任实施与监督。另一方面,支持独角兽企业结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系统化建立ESG治理体系,渗透到产品研发、生产控制、品质管理、能耗管控等各个环节,并通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助推独角兽企业提质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