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来势汹汹!美元基金和互联网大厂出手多,大部分VC机构仍在学习阶段

随着日前腾讯揭开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大模型——混元的神秘面纱,国内“百模大战”又多了一位巨头玩家。仅仅半年多时间,国内多个头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公司都对外宣布了自己的大模型。据今年5月底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参数在10亿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全国已发布79个。


【资料图】

8月31日,百度、字节、商汤、中科院旗下紫东太初、百川智能、智谱华章等 8 家企业和机构的大模型产品已经首批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可正式上线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据悉,目前国内已有11家大模型陆续通过此备案。

国内AI大模型来势汹汹,作为一级市场的主体,VC机构们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市场风向的变化,但是,与以往毫不犹豫扎堆硬科技领域不同,当前一级市场对大模型的态度,却出现了一定的分化,激进和保守交杂,有人跃跃欲试,也有人保持观望。当前投资人究竟如何看待大模型的投资市场和投资机会?

谁在投?美元基金和互联网大厂更敢出手

大模型(Large Model)是指具有数百万或数十亿个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这种模型经过专门的训练过程,能够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复杂的处理和任务处理。

不同于这两年人民币基金扎堆的硬科技投资浪潮,在这轮崛起的AI大模型风口上,美元基金和互联网企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早在去年9月ChatGPT还未发布的时候,红杉资本就发布了一篇题为《Generative AI: A Creative New World》的文章,充分肯定了生成式AI的巨大商业应用潜力,还大胆预测“从现在开始,AIGC很快会出现杀手级应用”。紧接着11月30日,预言成真,ChatGPT横空出世。

就红杉投资AI大模型的情况来看,公开融资消息显示,红杉今年上半年对Project AI 2.0、月之暗面、深言科技等几家公司进行了投资。但事实上,红杉早在AI 1.0 时期就投资了出门问问、第四范式等多家知名AI企业。

此外,今年上半年,源码、真格基金对王慧文光年之外的数千万美金投资,经纬中国对衔远科技数亿元天使轮投资,腾讯对自研大模型企业Minimax和深言科技的投资,融资金额都达到了数千万美元。依靠融资,光年之外和Minimax在短时间内达到了独角兽规模。

初创企业中,还有面壁智能于今年4月获得知乎投资,双方进行合作研发;元象科技则曾获得来自红杉中国、淡马锡、腾讯投资、高瓴创投等多个知名资方的出资。

不难看出,当前出手AI大模型较多的投资机构,以美元风格的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大厂为主,除了腾讯,美团在大模型初创企业投资方面动作也很多,据报道,智谱华章在数月前完成了数亿元B-2轮融资,美团是独家战略投资方。今年6月,美团还宣布以总价2.85亿美元收购光年之外,创下了迄今为止国内AIGC赛道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大部分国内VC机构仍在学习和研究阶段

当前对于AI大模型的投资,表面上掀起了大厂和头部美元基金的投资热浪,但从实际投资的绝对数量来看,和美国在这方面的投资存在巨大差距。

据PitchBook 数据显示,GPT-3发布两年多以来,硅谷的风投资本对AIGC的投资增长了 400% 以上,2022年投资圈向生成式AI公司共投入13.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3.69亿元),几乎达到了过去5年的总和,今年甚至达到了21亿美元。

但是,国内风投对AI大模型投还是不投、怎么投、什么时候投,却出现了不小分歧,有人保守、有人激进。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长期钻研AI技术、深刻了解技术变量、技术突破的投资机构来说,这次大模型的崛起给予他们很大的翻盘机会。但对于更多投资机构来说,此前都没有这个技术领域的积累,都还在学习和研究大模型的底层架构和趋势阶段。

光源资本创始人郑烜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光源资本的AI团队已经花费了半年时间研究大模型领域知识体系,甚至专门招募了做过AI大模型的工程师加入团队,也看过大模型相关概念的初创项目超过百家,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VC机构在AI大模型领域还是在做尝试性投资。

而让一些投资人感到犹豫的,或许还是底层技术问题。润土投资合伙人刘苡松认为,目前国内还是缺少好用的底层大模型,应用层都还是虚的,应用层都还在用国外的底层模型,现阶段创业者或者大厂们应该集中解决发力属于自己的底层大模型。

启明创投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多模态方向的创业公司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商业的想象力让这条赛道充满前景,但技术的不成熟又让这个方向充满了挑战。这个方向的创业公司同样面临着生成式 AI 公司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用优质内容吸引并留住用户。因此,致力于在多模态方向上打造出爆款应用的创业公司,必须具备极强的模型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也有投资人直言,大模型目前没有商业模式,只要烧得起钱、等得起生态搭建,就可以投大模型。

看好底层应用机会创业者需要更多思考

AI大模型可谓开启了投资的新生态和语境。据了解,不少机构都已经明确AI将是近期的投资主线,也专门划出一笔资金来投相关项目,但由于优质项目都被头部VC扫过一圈,剩下的优质项目并不多。此外,从企业估值来看,现在底层大模型普遍要在5000万元起步。目前来看,国内创业者可以抓住哪些机会?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张朋认为,中国公司在企业服务场景以及各种产业场景中有很多机会可以利用大模型技术。就大模型的机会而言,可以分为底层机会、应用层机会和中间层机会。

首先,底层机会是在大模型领域需要持续投入和烧钱的领域,在底层能够取得成就的公司很少,因为这涉及到庞大的训练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也需要公司具备持续投入和研发能力,只有少数公司具备相关的能力和资源。

其次,中间层机会是指在为大模型训练、部署、运维过程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部分许多巨头公司也在积极拓展。

“我最看好应用层的机会,应用层的创新会很多,全行业都会被大语言模型分析、推理和生成能力附能。价值点上看,无论是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数据分析、消费者洞察还是其他领域,AI都可以提供更智能、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张朋表示。

张朋表示,当前各行业都在努力和积极寻求大模型应用和创新的机会。“虽然很多行业已经涌现出大模型应用,但我们仍然需要回答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场景是否具有价值,如何构建竞争壁垒。即使今天在市场中你率先做了,如果明天其他公司也跟进了,你是否能够守住竞争优势和定价策略,这些问题都要仔细思考和回答。”在他看来,目前很多创业公司都没有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所以,他们仍在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动态。

校对:李凌锋

关键词: